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电话:0755-2966 8212

传真:0755-22637585

邮箱:sales@successrrow.net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海社区新和工业北区28号厂房

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介绍

日期:

2025-10-14

浏览次数:

机器人在工业制造、医疗服务、户外作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,其核心部件电路板的稳定运行直接决定整体设备性能。电路板在复杂环境中易受湿气、粉尘、化学腐蚀等因素影响,可能引发短路、漏电、性能衰减等问题。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作为保障电路板可靠性的关键技术,通过特定处理手段在电路板表面形成保护涂层,有效隔绝外部有害因素,延长使用寿命,为机器人持续稳定工作提供重要支撑。

机器人电路板

一、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的核心作用

三防工艺针对电路板使用场景中的多类风险形成防护。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,涂层可阻止水汽渗透,避免电路板金属触点氧化锈蚀;面对粉尘较多的工业场景,防护层能阻挡粉尘附着,防止其进入电路板缝隙导致线路接触不良;当接触到油污、化学试剂等腐蚀性物质时,涂层可形成隔离屏障,减少化学物质对电路板基材及元器件的侵蚀。此外,部分三防工艺还能提升电路板的耐温性能,使其在高低温交替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电气特性,降低因环境变化引发的故障概率。

二、常见的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类型

当前应用于机器人电路板的三防工艺主要有三类,各类工艺特性不同,适配场景存在差异。

第一种是涂覆工艺,通过刷涂、喷涂、浸涂等方式将三防涂料均匀覆盖在电路板表面。涂料类型包括丙烯酸酯类、有机硅类、聚氨酯类等,其中有机硅类涂料耐温范围广,适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电路板;丙烯酸酯类涂料施工便捷,成本较低,适用于对防护要求相对温和的场景。

第二种是灌封工艺,采用环氧树脂、聚氨酯等灌封材料,将电路板整体或关键部位包裹起来。该工艺防护等级较高,能有效抵御剧烈震动、冲击及强腐蚀环境,常用于户外作业或重型工业机器人的电路板保护。

第三种是贴覆工艺,通过粘贴聚酰亚胺薄膜、聚酯薄膜等防护材料,对电路板表面进行覆盖。这种工艺操作灵活,便于后期维护和返修,适合对电路板局部区域进行防护的需求。

三、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的核心流程

首先是预处理环节,需对电路板进行清洁,去除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助焊剂残留等杂质。清洁方式包括超声波清洗、喷淋清洗等,清洗后需进行烘干处理,确保电路板表面干燥无水分,避免后续涂层与基材结合不紧密。同时,需对电路板上无需防护的部位(如连接器、测试点)进行遮蔽,常用遮蔽材料有耐高温胶带、硅胶塞等。

其次是涂覆/灌封/贴覆环节,根据所选工艺类型,采用相应设备和操作方法进行防护处理。涂覆工艺需控制涂料厚度和均匀度,避免出现漏涂、流挂现象;灌封工艺需确保灌封材料充分填充缝隙,无气泡产生;贴覆工艺需保证防护材料与电路板表面紧密贴合,无褶皱、气泡。

最后是固化环节,不同防护材料固化方式不同,包括常温固化、加热固化、紫外线固化等。固化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、时间等参数,确保防护层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。固化完成后,需去除遮蔽材料,并对电路板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测试,检查防护层是否存在缺陷,电路板电气性能是否正常。

机器人电路板三防工艺是保障机器人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,其工艺类型多样,流程复杂,质量控制要求严格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,对电路板防护性能的要求将不断提高,三防工艺也需持续创新,优化材料性能、改进工艺方法、提升自动化水平,以适应更高标准的防护需求。